政策解读

—— 打制经典·极致·可以传世的珠宝首饰藏品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萌娃秒变“非遗小匠人”,这场市集让沪滇非遗有了新“传人”

非遗簪花、非遗甲马、非遗扎染……在钢筋森林的上海,如何让孩子触摸到2500公里外的云南非遗?6月20日—22日,这场在世博源举办的“匠心云滇·魅力申城”非遗市集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小小萌娃流连在一个个展台前,有白族奶奶手把手教剪纸,有剑川木匠亲传雕刻小象,还有一众浦东非遗在这里开出了体验区,在浦东童谣与彝族山歌的背景乐中,迎来了新“传人”。

非遗簪花体验区里,白族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花艺师,用从云南带来的簪花材料,创作着独一无二的花样发饰。从固定花瓣到完成簪花制作并佩戴在头上,每个小朋友都成为了市集里“行走的小花园”,美不胜收。

当木槌敲响刻有白族图腾的梨木板,神奇的甲马艺术就在孩子们手中苏醒了。人气颇旺的非遗甲马体验区里还原了茶马古道上的古老印刷术,小朋友们可以自由组合大象、山神等图案,用食用级墨汁在红纸上拓印,孩子们用想象力创作出“个人限定款”。

一盆清水就是最神奇的画布?!在非遗水拓画体验区,一双双眼睛盯着水面喃喃自语:多大的力度搅动才会形成大理云纹?或是浦江水波?孩子们在这里将大理矿物颜料滴入特制画液,用画棒轻轻搅动,瞬间在水面绽放出斑斓的波纹。将棉麻手帕轻轻覆盖水面,转瞬就拓印下独一无二的流动艺术。来自云南的非遗传承人除了会揭秘“颜料水上漂”的科学原理,更对小朋友提出了新问题。

市集上,用浦东非遗土布纺织技艺织布,再去扎染体验区找白族阿妈学扎染成了沪滇两地非遗文化交流的有机联动。在浦东土布迷你纺织工坊展位,孩子们跟着浦东奶奶学习土布纺织的奥秘,特制的安全木梭子和彩线让小朋友轻松上手;另一边白族扎染体验区,白族阿妈会先带孩子们在雪白的布面上染出千里之外的苍山雪纹、洱海波浪、蝴蝶、花朵等风景。

除了这些体验不完的非遗,由上海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这场市集还有吸睛的海派魔术和海派皮影小课堂。当小朋友用甲马印出版画,当小学生先织土布再玩扎染,这场体现了沪滇两地致敬非遗文化的市集也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非遗技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老古董,而是成了触手可及的奇妙玩具。